1.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多少毫米

2.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多少小时的

3.暴雨是指24小时雨量为多少毫米

4.天气预报里把降水分为哪几个级别

北京24小时降水量查询_24小时降水量查询

小雨的降雨量: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

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雨表示“不大的雨”,特点是雨点清晰可见,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不带伞能在雨中短距离行走而不至于把衣服全淋湿。

小到中雨为5毫米~18毫米,中雨为10毫米到25毫米,中到大雨为18毫米~38毫米,大雨为25毫米到50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5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如下:

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为小雨;日降雨量10-24.9毫米为中雨;降雨量25-49.9毫米为大雨。降雨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降水量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淞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

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532.0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66.1毫米。降水现象是指云中液态水或固态水向地面降落的一种天气现象,准确测量降水对于天气预报、气候分析以及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多少毫米

一般指日(24小时)降水量10-24.9毫米。

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在气象学上,降水等级的划分是根据降水量确定的,一般在24小时内,降水小于10毫米为小雨,10-24.9毫米为中雨,25-49.9毫米为大雨,50-100毫米才为暴雨,大于100毫米的就是大暴雨了。

“降水量”这个气象术语,在日常的天气预报中经常可以听到,很多人一听降水量就觉得是要下雨了,其实这是很狭隘的概念。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以毫米为计算单位)。

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多少小时的

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在业务实践中,又可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暴雨的危害作用

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

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暴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损失。

暴雨是指24小时雨量为多少毫米

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

一般下午发布的预报未来24小时降水量指当日20时到次日20时降水量。凌晨发布的预报未来24小时降水量指8时到次日早晨8时降水量,一天降水的总量叫日降水量或24小时降水量,此外还常有年降雨量、月降雨量。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降水量的测量标准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

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天气预报里把降水分为哪几个级别

大雨一般指日(24小时)降水量为25-49.9毫米的降雨或者1小时降水量为8.1~16.0毫米的雨。

按照传统天气学定义,

把降水定义为小雨(

01~9.9mm/d)

、中雨

(10~24.

9mm/d)

、大雨(25~49.9mm/d)

、暴雨

(50.0~9

9.9

m

m/d)

、大暴雨

(100mm/d以上)5个类型。

在雨的形成过程中,大水滴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水滴半径增大到

2—3mm时,水分子间的引力难以维持这样大的水滴,在降落途中,就很容易受气流的冲击而分裂,通过“连锁反应”,使大水滴下降。

扩展资料:

大雨的防范措施:

1、尽量不要在雨中赶路,此时雨伞可能已经起不到作用,风会卷着雨从四面八方打进伞内,所以要及时避开

2、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车,过马路要留心积水深浅

3、实在需要在雨中行进的,在雨具方面尽量选择雨衣,穿雨衣要注意头部的遮挡到位和眼睛的可视度

4、大雨随时会转为暴雨,此时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要在低洼处避雨等。

百度百科-大雨

24小时降水预报等级共分12级,不同等级的降水分别对应一定的降水量,

其中,零星小雨、毛毛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毫米以下的降水,

小雨、阵雨、雷阵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9.9毫米的降水,

以此类推,

小雨~中雨对应5.0~16.9毫米,

中雨对应10.0~24.9毫米,

中雨~大雨对应17.0~37.9毫米,

大雨对应25.0~49.9毫米,

大雨~暴雨对应38.0~74.9毫米,

暴雨对应50.0~99.9毫米,

暴雨~大暴雨对应75.0~174.9毫米,

大暴雨对应100.0~250.0毫米,

大暴雨~特大暴雨对应175.0~300.0毫米,

特大暴雨对应250.0毫米以上的降水。

不难发现,同样是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9.9毫米的降水,可以有小雨、阵雨、雷阵雨三种不同的说法,这不同的说法主要取决于降水的性质。另外,降水等级不是降水率。因此,如果24小时内均匀地下了25毫米的雨,天气预报上会说这是大雨。但如果24小时内只在某1~2小时有20毫米的强降水,即使降水时雨势再强,这也只是中雨。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这24小时的降水量在气象上是有专门的时间作为界限的:每天的20时到第二天20时为气象上的一个降水日。因此,如果从今天下午到明天早上会有50毫米的降水,但由于这50毫米的降水被20时分成了两段,因此,天气预报的日降水量不会发布暴雨。但作为整个降水过程的预报描述,在对外服务中,可以把从下午到明天的降水量一起考虑,此时可以发布暴雨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