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气预报30天查询结果准确率高吗是真的吗_上海天气预报30天查询结果准确率高吗是真的吗
1.杭州天气预报30天准确率高
2.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准啊?
天气预报准确率大概在80%以上
天气预报:先是有备,继而无患
天气预报只是一个概率预报,以降水为例,观测到冷空气入侵即将降下暴雨,这次降水的过程是可以准确预报的,然而具体到这场雨将会降落到哪个地区就只能提供一个概率了。可能北京是80%下,天津是50%。杨贵明介绍道:“目前小雨量降水落区的预报准确率在50%左右,最高能达到80%而最低只有30%多。大雨量降水落区的准确率只有30%左右。但是相比较上世纪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准确率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大自然的想象是不受人控制的,人类只能摸索和利用。”杨贵明对记者说,“只有了解天气预报才能正确使用天气预报。就好像地震预警一样,即使报不准也得相信并采取预防措施。天气预报也是如此,只是让你有备,才可能会无患。”
专家解析:准确率总在大幅度提高
到201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基本形成面向行业和全社会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大幅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大气综合探测、无线信息传输、应急气象信息处理平台、视频监控等应急系统设备建设;发布预报天数为7天的公众气象预报,台风、暴雨等气象预报质量提高5%至10%,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偏差在120公里内,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水平提高5%,粮食产量预报精度达95%以上,发布大气成分、雷电灾害、空间天气预报警报。建立重大灾害气象应急响应体系,提前半小时以上发布雷雨大风、山洪、泥石流等局地突发性灾害警报,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95%。
究竟准不准,比比看
其实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的不良印象还有个心理学的原因:出于思维的特点,人们总是会牢牢记住给他们造成不愉快经历的过程,而忽略带来愉悦的过程,这就是记忆的选择性。
杭州天气预报30天准确率高
早上的天气预报是从最高气温报到最低气温,晚上的天气预报是从最低气温报到最高气温。
这是因为早上的气温是由低到高的,预报强调的是未来的高温;而晚上的气温是由高到低的,预报强调的是未来的低温。
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准啊?
杭州天气预报30天准确率相对不高。
因为30天的天气预报范围很大,相对准确率就会低一些。所以才会说杭州天气预报30天准确率不高。相对3天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更高更准确。但也是可以作为出行参考的,如果有长期的出行打算,可以根据30的天气预报进行出行调整。
时事对白 天气预报为什么会不准?
朱秦:今天晚上到底会不会下雪,明天是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全家到底能不能一块出去玩,这是今天不少人正在苦恼的一个问题。<p></p>
杨洪:你知道大家为什么苦恼吗?主要是因为大家对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心里还是没有谱。到底准不准呢?<p></p>
朱秦:的确是这样。那么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会不准,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的记者晓然今天专门采访了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我们来听一听她的报道。<p></p>
晓然:听众朋友您好,我是记者晓然,由于天气预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它,这两天正赶上元旦假期就更是如此了,昨天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下雪天气的预报,预报说今天晚上将会有一场雪,而且雪量要比12月31号那天的雪量还要大,并且会一直持续到明天晚上,那么情况到底会怎么样呢?今天早上九点,关于这场雪的有关情况,我采访了北京市气象台资深预报员气象专家龚学忠。<p></p>
龚学忠:这场雪前几天就开始报了,从现在看,能否如期而至现在还难说,因为降雪一般要具备这样的条件,一个就是说华北地区要有大范围的偏南气流存在,也就是偏南风,偏南气流形成以后,它容易把南方的一些暖湿空气向华北地区输送,造成本市的湿度比较大,这时候如果再有冷空气南下,造成这种短兵相接,冷暖交汇的局面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降雪天气,可是现在来看,这种形势并不很好,大范围的南风现在看来还没有见到,只是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偏南风,偏南气流总的来说一个是弱,一个是范围小,能否在未来发展,造成本市降雪的把握性不是很大。从我个人来看,这场雪有可能下不了,或者即使下也很小,有可能比上次来的还要弱,这样就和原来估计的那种形势应该说有较大的变化。<p></p>
晓然: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有不测风云”,预报也是瞬息万变,本来还以为这场雪比较大,听专家这么一说,好像不仅不大,而且还可能不下了呢?如果有人因为要下雪取消了今天晚上或者是明天本来安排好的行程,这下可能就会觉得有点郁闷了。远一点就让人想到了去年8月份有关台风麦莎将光临北京的预报,近的它也让我们想到了前两天,也就是31号的那场雪,本来预告30号晚上北京会下雪,但实际上是31号上午下的雪,气象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雪区的移动比他们预测的要缓慢。那么天气预报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要预报的准确真的就这么难吗?我们来听一听北京市气象台资深预报员气象专家龚学忠的介绍。<p></p>
龚学忠:天气预报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个就是天气图的方法。<p></p>
晓然:天气图,是吗?<p></p>
龚学忠:对,天气图的方法,把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填在一张空白的地图上,然后预报人员经过分析。分析等高线啊,等温线啊,看看哪地方有冷空气,哪地方有暖空气,这就构成一种天气形势,再对这个形势来进行分析,来进一步做出预报。还有一种就是数值预报,数值预报就是说把气象观测情况输送到机器里面,根据预报方程,大量的计算,得出气压场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天气是如何发展,这种就是数值预报的方法,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确实对提高预报质量有很大的作用。<p></p>
晓然:咱们北京气象台用的是哪种方法?是气象图的方法,还是数值预报的方法。<p></p>
龚学忠:也是这两种结合起来。<p></p>
晓然:实际上,无论是根据气象图还是根据数值预报,都必须加入预报员的主观判断,因此我们注意到龚学忠在前面给我们介绍这场雪的有关情况的时候,他用了“我个人认为”这个词,正因为天气预报有个人的主观性,因此气象台制定了每天的专家会商制度,使天气预报更加的客观和准确。<p></p>
龚学忠:决定天气变化的因素是很多的,究竟哪一个是决定因素现在很难说。每个预报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判断,由于对天气过程的认知程度存在一些差距,预报就难免有一些分歧意见。如果数值预报每次都对的话,人们自然就会完全相信它了。但数值预报有时报的和实际的差距也很大的,所以这样,它报的可靠性究竟有很大,预报员还要进行一次判断,如果他认为数值预报的形势预报有可能不行,他自己的主观预报的分量就比较大了,这样对预报的结果可能就有不同的认识了。<p></p>
晓然: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气象台每天都要进行专家会商这么一个制度,就是为了结合各个专家的意见,保证预报能够更准确、更客观一些。<p></p>
龚学忠:对,现在的预报基本上都是听完了每个预报人员的意见之后进行综合,一般来说,就是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主,如果领班预报员,他认为把握性比较大,他也可能不按照多数人的意见。<p></p>
晓然:领班预报员的意见是比较重要的。<p></p>
龚学忠:对,他在认真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以后做出判断。<p></p>
晓然:您能不能给我们形容一下专家会商时的气氛,是不是可能观点不一样,大家争论的面红耳赤。<p></p>
龚学忠:的确有这种情况,有时候天气把握性比较大,分歧意见可能很少,但是有时候分歧比较大,争的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情。<p></p>
晓然:关于这次的下雪,我们专家的意见分歧大不大呢?<p></p>
龚学忠:意见趋于一致,就是这次降雪,即使下,也大不了。和原来就不一样了,前两天对这个分歧还是比较大一点的。<p></p>
晓然:前两天分歧很大?<p></p>
龚学忠:对,当时的数值预报对降雪形势是有利一点的,可是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p></p>
晓然:今天上午11点,关于就要来临的这场雪,为了预报的更准确,北京市气象台的预报员们再次进行了会商,专家会商后得出的最后结论是,这场雪今天晚上不会光临京城,明天上午也只是小雪,并且降雪范围并不会很大,时间也不会很长。<p></p>
朱秦:杨洪你知道有人怎么评价天气预报吗?<p></p>
杨洪:怎么评价?<p></p>
朱秦:有人说,“确切地说,天气预报是有时候不准,公平的说,天气预报有时候也很准”。<p></p>
杨洪:不过确实天气预报是有局限的科学。我们也希望天气预报每天都是准确的,但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p></p>
朱秦:对,如果天气预报不准跟我们目前人类所掌握的预报天气的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有关。<p></p>
杨洪:而且记得麦莎的时候,工作人员都是好几个夜晚没有休息,所以我们能够理解气象部门偶然的这些失误,因为刚才我们也说了很多原因,当然我们更希望预报的准确率以后能够越来越高。<p></p>
朱秦:是。<p></p>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